百度 他还透露了一些工作方向:我们将重点推进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交通运输、环境保护等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职尽责,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。

“金湖作为全国文明城市,不但城市很精致,而且很人性化,帮办服务好、投资环境好、招商政策好,真是我的福地!”江苏清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林的感慨,道出了江苏金湖以一流营商环境践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的成效。

具有现代化人民城市规模的金湖县城全景俯视图

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锚定“长三角智造金谷、现代化水韵湖城”蓝图,通过统筹产业创新、美丽生态、韧性治理“三布局”,奋力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县域范例,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。

产业强基:创新驱动筑牢发展硬支撑

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紧扣“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”核心,金湖双管齐下:一方面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焕新,加大“智改数转网联”力度,拓展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应用场景,加快培育更多先进级、卓越级智能工厂,推动石油机械、仪器仪表等特色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;另一方面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,做好改革创新“大文章”,聚焦科技创新,用好“金湖智谷”科创走廊、“双创”孵化基地、离岸孵化器等优质创新生态为新质生产力赋能,大力支持企业联合大院大所、全国重点高校和驻淮高校在金共建重点实验室、院士工作站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,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融合生态。上半年,该县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3家,增量和总量均在淮安领跑;11家企业创成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,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81家。

金湖县产业创新的一角

生态筑基:绿色低碳绘就宜居美底色

金湖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为抓手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、生命之美、生活之美。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,金湖的生态建设成效斐然:PM2.5年平均浓度在苏北率先降至30微克/立方米以内;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创成淮河流域首批幸福河湖;低碳县域自治项目入选国网示范标杆,成为全省唯一。该县实施“碧水三年行动”,整治河道120公里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%以上,坚持提升生物多样性,使金湖湿地成为天鹅迁徙的“生态驿站”。同时,金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业,在前不久举办的第39届荷花展中汇聚了千种荷花(睡莲),缸荷艺术与非遗展演相互映衬,荷藕深加工衍生荷叶茶、荷花精油等产品,实现废弃物全利用,打造“水生蔬菜无废产业链”,荷藕产业贯通一二三产,形成年产值超35亿元的全产业链。

绿色低碳发展的金湖县尧想国景区

韧性固本:精细治理提升城市幸福感

面对城镇化持续推进、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风险复杂化交织的挑战,金湖深知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,这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必然要求。在汛期考验面前,金湖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工作,立足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救大灾,紧盯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认真落实防汛工作责任,科学调度防洪工程体系,强化应急物资储备,加强水库、堤防巡查防守,及时排除风险隐患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得益于海绵城市的建设,金湖将治水与治城紧密结合,持续推进“不淹不涝”城市建设。该县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县城区易淹易涝片区整治,逐步实施城区易涝点排水防涝治理工程,改造主城区部分雨污水管网,进一步提高城区排涝能力,基本实现“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”的目标。

金湖的实践印证:唯有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布局,方能绘就“智造金谷、水韵湖城”壮美画卷。这既是对“人民城市”理念的生动诠释,更为县域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。(李广忠 邹明轩)

编辑:庄滨滨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